-
“数智化临床试验监查系统”荣获美国硅谷国际发明创新节金奖
2024年7月26日至28日,美国硅谷国际发明创新节在美国圣克拉拉隆重举行。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软件学院跨学科创新团队参加此次盛会,由董家鸿、王建民、冯晓彬、黎成权团队联合研发的“数智化临床试验监查系统”斩获美国硅谷国际发明创新节金奖桂冠和展会大奖。冯晓彬、黎成权领取奖项药物临床试验是创新药物研发的关键环节。传统人工监查面对海量异构数据如大海捞针,现有AI应用也仅能浅尝辄止。清华团队创新性地引入大语言模型、...
2024.08.26详情 -
项目启动 | “基于可穿戴式设备的心血管机能监测预警系统研发与临床评价”
近日,清华大学智慧医疗研究院战略项目“基于可穿戴式设备的心血管机能监测预警系统研发与临床评价”启动会在双清大厦召开。会议现场项目负责人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助理、智慧医疗研究院副院长张萍教授,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集成电路学院任天令教授和珠海人民医院刘羽主任参加启动会并讲话。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王贵锦研究员、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助理研究员王晗汇报课题研究计划和相关成果。会议由清华大学...
2024.07.09详情 -
闫军团队与天津大学常津、康君团队合作研发超声介导肿瘤治疗新策略
癌症免疫疗法提高了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但实体瘤对免疫疗法的反应相当有限。近日,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闫军副教授团队联合天津大学生命科学院康君副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用于实现肿瘤的声动力/化学动力/免疫联合治疗的pH响应纳米系统,为通过抑制PI3K信号通路协同实现抑制肿瘤细胞转移和实体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该纳米颗粒(Lipo@MCA)可通过简单的两步反应制得。它可在酸性肿瘤微环境中释放声敏剂AIP...
2024.04.07详情 -
董家鸿院士、李国新教授入选2023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3月27日,全球性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榜单以全球权威的引文与索引数据库Scopus作为中国学者科研成果的统计来源,展示中国学者的科研成果表现。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院士,临床医学院长聘教授、胃肠外科主任医师李国新教授入选榜单。其中,自2018年以来,董家鸿已5年入选本榜单。董家鸿,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
2024.03.30详情 -
王韫芳团队合作发表急性肝损伤后肝再生新成果
肝脏作为重要的代谢器官,具有诸多明显的空间功能异质特征,其中一个显著的特性就是沿其功能单元——肝小叶血液流向(从汇管区流向中央静脉区)形成的代谢分区。肝脏代谢异源性物质的酶主要分布于中央静脉区(pericentral,PC),对乙酰氨基酚、酒精、抗结核药物、部分中药以及四氯化碳等药物/毒物通常导致PC区肝细胞损伤,该损伤和临床包括急性爆发性肝衰竭等多种肝脏疾病高度相关,使得揭示PC区损伤后肝脏再生或再生障碍的机...
2024.03.01详情 -
恭喜|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师生在全国“挑战杯”竞赛中获奖
10月30日,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在贵州大学闭幕。本届“挑战杯”共有来自全国2000多所高校超过200万大学生参加,参赛作品项目涵盖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生命科学、能源化工、数理、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共计10个学科门类。由多名院士领衔的近百位专家学者组成了竞赛评审委员会,对参赛作品进行了细致严格的评审。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生物光子...
2023.11.08详情 -
喜讯|董家鸿院士团队在第75届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斩获金奖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8日-30日,第75届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于当地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召开。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董家鸿院士团队研发的“远程数智化临床研究技术平台”亮相展览并斩获金奖。董家鸿(右二)、中国发明协会副理事长贺振福(中)与项目团队成员赵邑(右一)、冯晓彬(左二)、黎成权(左一)2023年恰逢纽伦堡国际发明展75周年庆典,中国受邀作为主宾国参展,本届展会共吸引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近800项发明项目,临床...
2023.11.07详情 -
清华大学三家附属医院召开智慧临床研究平台建设推进会
2023年8月18日,清华大学附属医院智慧临床研究平台项目建设推进会在清华大学召开,致力于共同推进北京市智慧临床研究平台建设的引领性突破。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数智健康创新中心主办,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信息统计处处长及二级巡视员严进、信息统计处四级调研员王雅祺,清华大学数智健康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冯晓彬、平台技术负责人黎成权,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临床试验机构办主任陈晓媛、机构秘书刘璇、数据信息主管娄...
2023.08.23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