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4日,中国工程院品牌咨询项目“我国数智健康创新发展战略研究(二期)”启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王宏伟教授,项目咨询顾问姚期智、王军志、唐佩福院士,项目负责人董家鸿、顾晓松、夏强院士和相关领导与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

参会人员合影
长期以来,中国工程院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持续开展战略咨询研究。“我国数智健康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是中国工程院在生命健康领域首批开展的品牌咨询项目。本次启动的“我国数智健康创新发展战略研究(二期)”品牌咨询项目,由董家鸿院士担任项目负责人,顾晓松和夏强院士担任项目共同负责人,旨在延续一期项目的研究成果,重点破解医疗智能体伦理规范缺失、区域医疗发展不平衡、医学教育变革滞后等关键问题,构建“智联、智治、智用”的中国式现代化数智健康服务新体系。
王辰院士致辞时强调,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与“健康中国2030” 深化攻坚的关键节点,在“人工智能+”战略背景下,医疗健康领域肩负着新使命。面对“十五五”新阶段的新要求,作为中国工程院最高级别的咨询项目,希望项目组重点构建标准与伦理框架、深化智慧医疗体系推广、布局数智医学教育与人才建设,共同推动数智健康领域的战略研究、政策转化与产业落地。
王宏伟副校长指出,全球数字化浪潮下,数智健康已成为推动人类健康事业发展的关键力量。清华大学持续深化医学领域改革,全力建设医教研融合学术型医疗体系,未来将整合资源支持项目二期实施,协助项目组产出具有决策影响力、产业引领性的品牌成果,助力构建可复制推广的数智健康中国方案,打造国际标准,推动医疗健康系统数智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董家鸿院士全面介绍了“我国数智健康创新发展战略研究(二期)” 项目的总体构想、战略规划与研究框架。“人机物协同的智能体系统战略与伦理研究”“智慧健康医疗体系重塑研究”和“智能体时代医学教育变革研究”三个课题组代表分别介绍了课题研究规划。
专家讨论环节,姚期智、王军志和唐佩福院士等专家从项目开展、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资源互联互通、人工智能最新技术、打破数据孤岛、信息安全保障、人才培养、创新转化、产业发展、相关领域标准制定与政策落实、项目过程管理等方面对本项目的实施提出了宝贵意见。
当日,会议围绕 “医学教育变革研究” 与 “精准外科工程化建设” 两大专题展开深度研讨。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胡晔教授、清华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石中英教授、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专业学位教育办公室李鹏辉主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陈劲教授、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吴红斌书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教育处刘静处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教育处韩江莉处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教育处李玥副处长、清华大学教育学院王传毅副教授等来自高校、医院的领域专家,结合各自领域经验,针对医学教育变革关键问题建言献策。
中国科学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田捷教授、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吴成铁研究员、深圳市人民医院院长耿庆山教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侯增广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杨建教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闵栋副所长等政策、科研、临床、产业领域的专家,围绕精准外科工程技术临床应用、医疗器械创新与审评、医工交叉融合等关键议题深入探讨,为外科手术系统化、工程化和智能化发展明确方向。
董家鸿在会议总结时指出,项目组将在众多院士和专家的指导下深入研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数智健康发展战略与政策体系,打造数智健康领域的“中国方案”和“国际标准”,推动构建高效、智能、普惠的医疗服务新生态,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努力为我国数智健康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