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信息 >> 正文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News and Events

清华一附院先心病儿童医疗帮扶事迹入选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

发布时间:2024-08-23 点击数:


  日前,教育部下发《关于公布第九届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推选结果的通知》,由清华大学对口支援办公室申报的《缘起大理,“心”生希望——清华-南涧先心病儿童医疗帮扶》项目成功入选精准帮扶典型项目。

  2013年,清华大学启动了定点帮扶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彝族自治县的工作后,坚持把医疗帮扶作为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举措。清华一附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充分发挥心脏中心的学科优势,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救治为抓手,大力支持南涧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科室建设、人才培训、疑难重症救治等工作,有效满足了南涧广大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

  自2013年以来,清华一附院专家团队先后12次在大理州所属12个县市开展先心病免费确诊筛查,从4155名疑似患儿中确诊1002名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义诊筛查累计减免挂号费、检查费共计220余万元。共有36批次的660名患儿在清华一附院完成手术,全部获得成功。慈善基金会直接救助治疗费用达1000余万元,极大减轻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

到北京西站接站先心病患儿

清华一附院专家在大理进行先心病筛查确诊

  在11年的救助实践中,清华一附院与多家慈善基金会进行合作,最大发挥当地政府的协调能力、基金会的资金筹措能力,逐步形成了当地政府、基金会、医院三方联合的医疗帮扶“大理模式”,实现了“医疗服务一条龙,患者看病零负担”的目的。先心病三方联合救助模式源于南涧,成于大理,因此被誉为“大理模式”。经过不断探索与发展,内涵日益丰富,已成为涵盖疾病的确诊筛查、医疗救助、基金申请、医务人员培养、远程会诊平台的搭建、学术交流、健康科普等全方位的医疗帮扶新模式。

2018年11月9日,清华一附院院长张明奎在大理州人民医院带教查房

  2024年1月7日,南涧县县委书记王绍基一行到访清华一附院,就医疗帮扶十周年展开座谈交流,双方签署新一期的医疗定点帮扶协议

  除大理州外,“大理模式”推向全国。医院先心病救助范围覆盖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受益人群包括汉、满、蒙、回、藏、彝、苗、鄂伦春族等40多个民族。截至目前,累计有5000余名复杂先心病患儿获得救治,获得慈善基金支持9000余万元。医院长期坚持到少数民族地区开展送医活动,是国家民委唯一的送医下基层合作医院,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此外,清华一附院先心病救助还走出国门,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惠及蒙古国的33名患儿。

心脏中心副主任王廉一在蒙古国进行先心病筛查

  清华一附院探索出的三方联合救助先心病的创新模式,多次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北京电视台、政府网站等主流媒体报道,引发社会持续关注。2017年10月,教育部官方网站对一附院先心病救助项目进行重点报道。2019年3月,清华一附院关于医疗扶贫的文章被《中国扶贫》杂志社推荐参选2018中国优秀扶贫案例报告会。2020年8月18日,《新华每日电讯》第四版,整篇报道清华一附院先心病救助项目;2020年12月23日,清华一附院项目入选第三届优秀扶贫案例报告会,并获得“防止返贫优秀案例奖”。2021年,清华一附院先心病救助工作入选教育部《高校扶贫优秀案例选编》。

  未来,清华一附院将进一步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继续开拓创新,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转自 |  清华一附院


TOP